集装箱最,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。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,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、港口、航线、公路、中转站、桥梁、隧道、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,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。
活动板房引入先进的现代家居设计理念,采用钢板、夹芯板、螺栓、铝配件、混凝土、木材、瓷砖、玻璃、油漆等材料经过标准的工艺流程精制而成的一体式活动房,具有即取即用、随时随地移动、随时随地回收、循环使用、安,全、环保、美观、经济、快捷、高,效等特点。除此之外还环保,不产生任何垃圾,不会对周围产生任何污染,它就像一个箱子,随时随地可以移动位置。
在网上有一篇转帖,文中称位于深圳一高速路入口旁的树林里发现了集装箱“蜗居族”。集装箱是花1万元买的,地是租的。选择住集装箱,老王看中两大特点:安,全、方便,而且,万一哪天想换个地方做生意,随时可以搬迁。 专家认为,在保障房供应比较紧张或购买人有限制的情况下,开发“住人集装箱”也许是未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有效途径。 类似于迫于住房压力而蜗居在集装箱里的现象,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,一个新的职业应运而生——集装箱房屋开发商。 从东边的盐田、布吉,到西边的民治、福永,沿着公路行走,一路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广告——“住人集装箱,每个每天6元”。面对深圳楼市接近2万元的均价,这种超低租金的“住房”也许会开始慢慢进入人们视线。
在国外,集装箱住宅的创意早已得到广泛应用,一个集装箱稍微改造一下,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有窗有门的温馨小屋。在深圳,这种集装箱会是工地民工、底层市民,甚至穷困大学生的救星吗? 在集装箱开发这个“新兴行业”的产业链上,一家小型规模的集装箱改造、加工的小老板,一个月便能轻松赚得数万元。
尽管蜗居集装箱在常人看来实属无奈之举,而且政府对于集装箱住房尚未有任何政策支持,不过,有专家认为,集装箱住房或许是解决高房价压力与大量社会需求矛盾的不错选择。 “在保障房供应比较紧张或对购买人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,开发‘住人集装箱’也许是未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。”著房地产营销策划专家谢逸枫认为。 他称,中国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施“住人集装箱”的政策,但是,至少可以采取“住人集装箱”在部分城市或者个别城市“试点”的方式进行,适当放开,等待时机和条件成熟之后,再放到全国进行实施和分布及广泛推广。